開篇之處,作個回顧:
2019年1月25日,風吹物浪發了一條《銳見2019③:不管是中國箱或美國箱,跨音箱交互將成智能家居標配》文章。其中的結論是,支持兩個以上智能音箱(AI語音助手)必是智能家居的一大標配。
2019年9月28日,風吹物浪發了一條《電視音箱手表面板革命性變局:或一觸即發干脆,或沉浸體驗爆棚》文章。其中在說到對抗智能音箱的語音交互時指出,不帶屏、低成本的場景式智能開關面板必將崛起。
今天看來,此前吹過的「牛」都實現了,或者說不是白吹的。
而原因是,此間正在廣州開展的2020中國建博會,不帶屏的智能場景開關面板集體展出,重點是這類智能場景開關面板也集成了眾多主流AI語音助手。
有些人可能說了——這有什么呀,正好說明智能音箱及其AI語音助手碾壓了智能場景開關面板!
這,只是一種好看的表象。
正是因為智能面板標配了眾多主流AI語音助手,所以現實的邏輯恰恰相反,在全屋智能家居、全屋智能酒店、全屋智能民宿等全屋智能中,智能音箱和智能面板的位置發生了驚天逆轉——狼群的智能面板「干翻」了寡頭的智能音箱。
此時,智能面板作為全屋智能操作入口的硬件原型總算是轉入成熟期,至少是第一階段成熟期,而智能音箱能否擔當全屋智能操作入口角色反而有點懸。
對AI語音助手來說,別人每天用它兩三遍,但智能音箱的危險不是兩三天。
暗喜的是,語音操控終成一代標配
2020中國建博會7月8-11日在廣州如期開展。對智能類參展商來說,全屋智能家居、全屋智能酒店、全屋智能民宿毫無疑問是一個主旋律。
2018年以及2018年之前,但凡宣稱全屋智能的,不外乎兩個角色:其一是智能控制廠商,其二是智能家電廠商。
但,2019年開始,智能攝像頭、智能門鈴、智能門鎖、智能貓眼、智能魔鏡、智能照明類廠商涉足其中;2020年開始,智能傳感器廠商也加入混戰。
至此,除了智能窗簾、智能晾曬廠商游走在全屋智能邊緣,該來的都來了。
既是全屋智能,那么在考慮用戶以什么樣的操作入口體驗智能生活時,智能家電廠商通常主打智能音箱或者智能電視,其它智能廠商無論背景如何,要么主打智能面板,要么主打智能門。
從這屆建博會來看,值得一提的是,室內主打全屋智能方案的智能面板和室外主打全屋智能方案的智能門。
鑒于以智能門從室外主推全屋智能這個方案剛剛提出,暫無實戰紀錄,這里略去不談。所以,再次拎出以智能面板從室內主打全屋智能這個方案。
從這屆建博會情況看,除了此前帶屏智能面板(智能微屏)之外,不帶屏智能面板集體上陣,而且也標配了AI語音助手:
比如說,全面支持小度、天貓精靈、小愛同學或者其中之二,或者同時支持谷歌Assistant、亞馬遜Alexa。
因此,百度、阿里、小米以及谷歌、亞馬遜們可以暗喜的是,AI語音助手終于成了智能面板界的一大標配能力。
背后一涼,竟是驚天一變的壞消息
對小度、天貓精靈、小愛同學、Assistant、Alexa等AI語音助手來說,能在智能音箱之外的智能硬件著陸和使用,這是它們曾經夢寐以求的事。
事實上,今天也如其所愿,至少智能面板整條產品線大部分開始用了。
按理說,百度、阿里、小米、谷歌、亞馬遜們,除了高興還是高興。
但,這件事情的B面卻是小度、天貓精靈、小愛同學、Google Home、Echo等智能音箱們的一個壞消息。
這類不帶屏智能面板,不是智能燈具、智能空調、智能風扇、智能暖風機、智能熱水器等功能性輸出設備,而是場景式智能快捷操作入口設備。
正是因為其同時集成了各個主流AI語音助手時,從快捷交互、極簡體驗來說,這類不帶屏的智能語音智能面板恰恰成了智能音箱的最大對手,沒有之一。
這,還不算完。
真正讓智能音箱們背后一涼的是,不帶屏智能面板支持主流AI語音助手,是對小度、天貓精靈、小愛同學、Assistant、Alexa并行支持,而非單一集成。
到了這一步,會發生點什么?
智能類廠商用了你的AI語音助手,卻不會帶著對應的智能音箱愉快地玩。
具體地說,在全屋智能家居、全屋智能酒店、全屋智能民宿等所有可能叫全屋智能的推廣中,智能類廠商會光明正大地宣稱支持了主流AI語音助手,但主推的是不帶屏、低成本的智能語音面板,而不是捎上一個預算之外的智能音箱。
并且來說,在是否建議用戶加配一個智能音箱以及加配誰家智能音箱的問題上,智能類廠商呵呵一笑「隨便」,用誰家的都成。
是的,主動權到了智能類廠商,恰恰不是主推智能音箱的互聯網平臺公司。
AIOT下,智能音箱的前路被逼分道
2019年末,主流的智能音箱年銷量均已突破1000萬臺級別,而在同期,無論是否帶屏,各個品牌的智能面板年銷量毫無疑問都在10萬塊以下。
但,當下始料不及的是,從全屋智能生活硬件入口的博弈和競爭來看,十萬級出貨量的智能面板還真是「干翻」了千萬級出貨量的智能音箱,或者說走在「干翻」智能音箱的路上。
簡單地說,智能面板可以取代同類智能音箱,并已站穩了全屋智能的快捷入口位置,但智能音箱能不能站穩全屋智能的語音入口位置還真是有點懸。
這,倒不是說智能音箱這個產品失敗了,而是說寡頭般的智能音箱在全屋智能這個戰場已是不敵狼群式的智能面板。
換句話說,智能音箱年出貨量仍將高于智能面板年出貨量,但它的出貨量仍將只能仰仗電商平臺的單品出售和B端伙伴的定制采購。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當面向家庭、酒店、民宿等語音操控智能硬件及其生活場景時,無屏智能音箱這個原型,大概是不值得「重倉」押寶的。
因此,這只能將希望倚重在帶屏智能音箱或者智能屏上。事實上,百度、阿里、小米、谷歌、亞馬遜此前已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于是并行推出了帶屏音箱。
然而,智能屏面臨的對手,并不限于智能電視、智慧屏,還包括智能平板甚至其它帶屏智能設備。希望從這里坐上家庭、酒店、民宿智能生活入口位之一沒問題,但想打上主力也并非易事。
可以預計的是,智能音箱之間的競爭特別與其它AIOT入口的競爭終將回歸其AI語音助手的初心——硬件是什么不重要,AI能力決定語音的去向和里程。